湄州妈祖 海峡之间的神
等我买好渡轮船票,那十来名戴着统一的黄色帽子,有点像是从台湾过来的游客已走上快艇,转眼就没有了踪影,只留下因客人太少而显得空荡荡的候船大厅。
等我买好渡轮船票,那十来名戴着统一的黄色帽子,有点像是从台湾过来的游客已走上快艇,转眼就没有了踪影,只留下因客人太少而显得空荡荡的候船大厅。
5月10日下午,在每半小时一趟的轮渡由大陆这头的文厝码头开往湄州岛之前,我一直在候船大厅里四处打量,试图寻找台湾游客的身影。第二天,5月11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正是中国沿海和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国的1亿多人共同信奉的妈祖诞辰,而以台湾地区民众尤为信奉。
两年前,我曾经看过香港电视台的一档关于中国文化的节目,讲到妈祖时,他们把妈祖放到了这样的逻辑框架当中:普通渔女-民间供奉-朝廷赐封-千年沉淀-文化现象-经济现象-政治现象。其中的后两点,引起了我的莫大兴趣。妈祖文化的形成和流传,在我能找到的资料当中,已有非常多的阐述,但是妈祖如何能成为经济现象,甚至是政治现象,却鲜见于论述文字。那一辑电视节目,于后两者论述也不多,只是提到,妈祖带旺了福建莆田湄州岛的经济,同时也成为内地与台湾交往的重要纽带。
中国人是最讲究传统和辈分的民族,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神灵的神力大小,也要视乎其与主神、主庙的亲疏远近。到祖庙烧炷香祈个福,信众在心理上会得到很大的精神满足。台湾岛上民众信奉的神灵,与内地民众有着宗亲关系。包括所有的妈祖庙,都是由内地直接“分灵”过去的,台湾民间回内地寻根访祖的人群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妈祖信众,他们也会替自己供奉的妈祖一并寻根访祖。台海关系在今年令两岸三地的民众高度关注,而5月11日的妈祖1044年诞辰,恰好镶嵌在这历史的节骨眼上。
夜色中的香火
渡轮驶近湄州岛,蓝天烘托出安详而美丽的妈祖塑像。塑像下是琉璃瓦的房顶、保险公司和中国电信的广告牌、现代风格的客运码头,以及出港后蜂拥而上的摩托车搭客仔。
西北-东南走向的湄州岛面积不大,长14.35公里,最宽处估计只有两三公里。妈祖庙就在岛的最北端,高高耸立的妈祖石像高14.35米。岛上有三万多居民,在行政上是一个镇的建制。从我住的酒店到妈祖庙只有几分钟的步行距离,透过房间窗户能看到耸立的妈祖像。出乎我的意料,在妈祖诞的前一天,岛上居然没有多少游客。人们告诉我,在这一天,各地的妈祖庙都会搞祭拜活动,尤其是台湾,因此这一天来湄州的信众反倒比平日还少。
在沿海东路下边的海滩上,几位老伯在往简陋的木船里装渔网,他们说要在凌晨3点出海,第二天下午3点左右才回到岸边。所谓妈祖诞前后禁渔几天的习俗难道已经不再生效?和一千多年前妈祖———那时候她还叫林默娘———生活的年代不同,今天岛上的居民基本上不再出海捕鱼了。而林默娘最初是以渔民的保护神的形象出现的。
几盏明晃晃的大灯,放射出橘黄色的光芒,在青石板铺就的地上拖出一个个长长的人影。晚上9点多,妈祖庙半山的太子殿下广场上,孙悟空正在戏台上咿咿呀呀地唱着。每年妈祖生日,湄州岛上的居民们都可以连续四天享受到免费的莆仙戏。
这有点类似大年三十晚上守岁。按照当地习俗,农历三月二十二晚上,很多人都会在妈祖正殿前守候到午夜,只为了在妈祖诞辰来临之际烧上第一炷香。
烟气缭绕的天后宫正殿内,一头猪张开四蹄,趴在“神昭海表”的牌匾之下。前面伫立着一位时髦女郎,还有一位浑身红衣,跪在垫子上叩头的中年妇女,她身上的红衣是妈祖诞辰时妇女穿的讨吉利的服饰。左手边,一位男子在供桌前虔诚地点燃手中的香火。
神态安然的妈祖脚下,横七竖八躺着一些人。为了维护秩序,当地派出所出动了不少警力,几位年轻的干警像妈祖殿内配祀的神一样,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热闹的信众们。在这个下午,18岁的洪利和40多位石狮老乡坐了3个多小时的车、船来到岛上,此时洪利正坐在自己带来的凉席上,看着老乡们打牌,一位坐着的阿婆脑袋耷拉,显然是睡着了,右手中的两枝香却犹自燃烧。他们都在期待着午夜零点的到来。
裹着红色花头巾的惠安女也来了。一群穿着蓝色长袍的年长男人,还有穿着红衣的女人———据说,丧妻的男人不能穿蓝袍,丧夫的女人也不能穿红衣———开始出现在供桌前举行参拜仪式,三位专门的礼仪师在前面喃喃唱着颂词。殿内外香气愈来愈浓,熏得人眼泪直流,鞭炮声也越来越密集。
[1]
[2]
[3]
下一页
5月10日下午,在每半小时一趟的轮渡由大陆这头的文厝码头开往湄州岛之前,我一直在候船大厅里四处打量,试图寻找台湾游客的身影。第二天,5月11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正是中国沿海和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国的1亿多人共同信奉的妈祖诞辰,而以台湾地区民众尤为信奉。
两年前,我曾经看过香港电视台的一档关于中国文化的节目,讲到妈祖时,他们把妈祖放到了这样的逻辑框架当中:普通渔女-民间供奉-朝廷赐封-千年沉淀-文化现象-经济现象-政治现象。其中的后两点,引起了我的莫大兴趣。妈祖文化的形成和流传,在我能找到的资料当中,已有非常多的阐述,但是妈祖如何能成为经济现象,甚至是政治现象,却鲜见于论述文字。那一辑电视节目,于后两者论述也不多,只是提到,妈祖带旺了福建莆田湄州岛的经济,同时也成为内地与台湾交往的重要纽带。
中国人是最讲究传统和辈分的民族,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神灵的神力大小,也要视乎其与主神、主庙的亲疏远近。到祖庙烧炷香祈个福,信众在心理上会得到很大的精神满足。台湾岛上民众信奉的神灵,与内地民众有着宗亲关系。包括所有的妈祖庙,都是由内地直接“分灵”过去的,台湾民间回内地寻根访祖的人群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妈祖信众,他们也会替自己供奉的妈祖一并寻根访祖。台海关系在今年令两岸三地的民众高度关注,而5月11日的妈祖1044年诞辰,恰好镶嵌在这历史的节骨眼上。
夜色中的香火
渡轮驶近湄州岛,蓝天烘托出安详而美丽的妈祖塑像。塑像下是琉璃瓦的房顶、保险公司和中国电信的广告牌、现代风格的客运码头,以及出港后蜂拥而上的摩托车搭客仔。
西北-东南走向的湄州岛面积不大,长14.35公里,最宽处估计只有两三公里。妈祖庙就在岛的最北端,高高耸立的妈祖石像高14.35米。岛上有三万多居民,在行政上是一个镇的建制。从我住的酒店到妈祖庙只有几分钟的步行距离,透过房间窗户能看到耸立的妈祖像。出乎我的意料,在妈祖诞的前一天,岛上居然没有多少游客。人们告诉我,在这一天,各地的妈祖庙都会搞祭拜活动,尤其是台湾,因此这一天来湄州的信众反倒比平日还少。
在沿海东路下边的海滩上,几位老伯在往简陋的木船里装渔网,他们说要在凌晨3点出海,第二天下午3点左右才回到岸边。所谓妈祖诞前后禁渔几天的习俗难道已经不再生效?和一千多年前妈祖———那时候她还叫林默娘———生活的年代不同,今天岛上的居民基本上不再出海捕鱼了。而林默娘最初是以渔民的保护神的形象出现的。
几盏明晃晃的大灯,放射出橘黄色的光芒,在青石板铺就的地上拖出一个个长长的人影。晚上9点多,妈祖庙半山的太子殿下广场上,孙悟空正在戏台上咿咿呀呀地唱着。每年妈祖生日,湄州岛上的居民们都可以连续四天享受到免费的莆仙戏。
这有点类似大年三十晚上守岁。按照当地习俗,农历三月二十二晚上,很多人都会在妈祖正殿前守候到午夜,只为了在妈祖诞辰来临之际烧上第一炷香。
烟气缭绕的天后宫正殿内,一头猪张开四蹄,趴在“神昭海表”的牌匾之下。前面伫立着一位时髦女郎,还有一位浑身红衣,跪在垫子上叩头的中年妇女,她身上的红衣是妈祖诞辰时妇女穿的讨吉利的服饰。左手边,一位男子在供桌前虔诚地点燃手中的香火。
神态安然的妈祖脚下,横七竖八躺着一些人。为了维护秩序,当地派出所出动了不少警力,几位年轻的干警像妈祖殿内配祀的神一样,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热闹的信众们。在这个下午,18岁的洪利和40多位石狮老乡坐了3个多小时的车、船来到岛上,此时洪利正坐在自己带来的凉席上,看着老乡们打牌,一位坐着的阿婆脑袋耷拉,显然是睡着了,右手中的两枝香却犹自燃烧。他们都在期待着午夜零点的到来。
裹着红色花头巾的惠安女也来了。一群穿着蓝色长袍的年长男人,还有穿着红衣的女人———据说,丧妻的男人不能穿蓝袍,丧夫的女人也不能穿红衣———开始出现在供桌前举行参拜仪式,三位专门的礼仪师在前面喃喃唱着颂词。殿内外香气愈来愈浓,熏得人眼泪直流,鞭炮声也越来越密集。
文章整理:妙技巧(miaojiqiao.com) 欢迎分享!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