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天堂的中间站香格里拉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南端,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境内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海拔1540米,平均海拔3380米
阿加的家庭是典型的迪庆藏族人家。房子是藏式屋脊板房,用材粗大,中柱的直径大约超过了1米。而家家户户建房子的标准都是中柱要能够让两人合抱成一个圆形。从外面看,房子是白土墙壁、朱漆大门,里面的隔断全部是木头。阿加家的房子不能算是讲究和阔绰的,但也很标准,有马圈和牛棚,也有贮藏土豆和蔓菁的小地窖。阿加的妈妈是藏传佛教的忠实信徒,因此,他家也有一间很小的佛堂。只有被主人认作贵宾的客人才有可能住在佛堂里。黑红脸色的阿加妈妈看见我被儿子领进屋子时,正在打酥油茶。双手将一条丝围巾捧给这个看起来比实际年龄56岁要老很多的女人,她笑了,牙齿很白、很整齐。
阿加的妈妈叫吉森玛,从阿加7岁起寡居至今。她生养了7个孩子,5男2女,活下来的只有4个,阿加的大哥、二哥、大姐和阿加。像她这个年纪的女人有类似经历的不在少数,也许这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但吉森玛没有对失去孩子这种命运有什么抱怨,她认为人的生命是神给的,什么时候收回去自有定数,人活着等到那一天,看着孩子被神灵带走并不是一件多么坏的事情。心中有神灵,就有了对命运的自然而然的承受力。
吉森玛和大多数上了年纪的藏族妇女一样,话很少,即使在说话时手中也必定有一样活计。她现在最喜欢也最投入去做的事情是为阿加缝一件漂亮的藏袍。“没有好藏袍的阿加,想结婚也没有女人愿意要他。人要好衣服,马要有金鞍。”吉森玛这样说,所有儿子没有成婚的女人也都这么说。
吉森玛展示了她为阿加准备的几套衣服,都是典型迪庆藏族男人的服饰。大襟镶锦缎的短上衣,白色藏绸缅裆裤,氆氇呢藏袍,还有一条叫做“机恰格拉”的五色花腰带。阿加也有首饰,护身符、镶嵌了珊瑚和绿松石的金戒指、黑白牛角刀都是当地男人的最爱和必备。
阿加也很想结婚,但他必须等待,他的家庭不仅需要一个好的劳动力,同时也需要一个能像吉森玛一样生下很多孩子的健壮女人。迪庆的藏族人不讲究分家,越是大家庭越显得有活力、越容易劳动致富。在这一点上,阿加的家庭生活模式代表了大部分迪庆人的状态。
清晨在雪山脚下醒来
在我们看来,雄奇的雪山对迪庆而言只是平常风景。迪庆州辖下的香格里拉县境内,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雪峰共计470座。而在德钦县境内,则从北至南横亘着太子雪山,其主峰卡瓦戈博峰的海拔达到6740米,成为云南省第一高峰,被当地藏族居民称为“雪山之神”。
在香格里拉县城,如果是晴天,清晨时分可以看到清晰的雪山胜景。而在阿加的家里,可以说不折不扣地是在雪山脚下醒来。香格里拉的清晨有冷峭的风,人会因此很容易精神起来。早餐很简单,酥油茶和酥油糌粑——曲佐。糌粑要蘸着酥油茶捏成小团,外来的人通常捏不成,只能湿漉漉、油汪汪地囫囵着送进嘴里。这种食物在这里是最普通也最常见的,据说其高热量是为了可以对付酷寒和重体力劳动。
上马之前,吉森玛双手捧来的午餐是两只烤透了的土豆和几片用荞麦粉做成的干饼,她的汉语不够用,想了半天才说:“饿了吃这个。”而阿加自带的午饭则简单得多,只是三只烤土豆。
碧塔海的水域面积159公顷。四周林深树密,高山临湖,湖水映着山影,山光和水色浑然一体,半湖青山半湖水。湖的四周是茂密的杜鹃花林,每年端午前后,杜鹃花漫山遍野。阿加声称他曾经亲眼看见湖中的鱼因为吞食了含有微量毒素的杜鹃落花,像醉倒一样漂浮在湖面上,也曾经亲眼看见山里的棕熊趁机到湖边捞鱼吃,吃饱了的棕熊也醉倒在湖畔。讲述这样的故事是阿加非常快乐的时候,他陶醉在勇敢的男人游弋在醉熊身边的画面里。阿加说没有人会利用这种机会去伤害棕熊,香格里拉人不狩猎,是因为动物和人同样是神赐的生命。
阿加也知道香格里拉的说法,他甚至知道“三江并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多种宗教并存”等等被许多人传诵的香格里拉的几大特征。阿加“认识不了太多的字”,这是藏语的说法,翻译过来其实就是“基本不认识字”。
不认识字的阿加和他的很多不认识字的伙伴们都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们从小认识各种农作物、农具、植物和动物以及田地,对于大多数阿加这个年纪的香格里拉人来说,他们的希望在于他们的孩子可以受教育。
文章整理:妙技巧(miaojiqiao.com) 欢迎分享!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